《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课本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陕旅版小学四年级《英语》这套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每个模块都配有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插图。插图能极大的吸引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视线,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科学有效地运用插图能有效降低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英语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但我通过对实际英语教学的观察和分析,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词汇时能利用插图授课。而在教授课本Let’s talk, Let’s learn more, Read a story等部分时,往往过于注重对对话或语篇进行朗读和分析指导,而缺乏读图的指导,结果产生学生会熟练地背诵句型对话却不会“看图说话、看图对话、看图写话”的现象。有些教师课件中宁愿用很多额外找的图片和动画资源,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而摒弃了书中 好用、现成的插图以及教材中配套的教学光盘的动态插图。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开展了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材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通过在有效运用插图,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课题的立项背景
插图除了有利于教学的功能以外,也是人们认识教材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重视对教材插图的研究。由于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插图的作用渐渐被淡化。每每上到公开课,课件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见多了课件上的精美图片,甚至是生动传神的视频,对课本插图的兴趣逐渐减弱。许多教师更是为了制作课件费尽心思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科书插图是学生手中 为重要的图像资料,它不需要借助其它媒介来发挥其作用,也就比其它任何一种比如影像、声音资料的获得更直接与便捷,并且教科书插图是经过了慎重的研究与筛选形成的。但现在由于多媒体的普及,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对插图的使用效率过低,运用不当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尽管有许多教师也认识到教材插图的独特审美作用及其重要辅助作用,但由于追赶教学进度,追求考核成绩等短视行为或教师自身能力的局限,对教材中的插图的指导常常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甚至干脆弃之不顾。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本文研究所用教材为陕旅版(级起点)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材。
教材插图:教材插图称为课本插画,是指刊登在课本中用以说明课文内容的图画,它对教材内容做形象的说明,是教材知识的一种呈现形式,起到加强教材内容感染力和版式活泼性的作用。
小学四年级:是指在本课题研究中所指的对象是研究者所任教的张家湾中心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原则:
(一)理论依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在分级目标里指出:一级: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二级: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目标描述从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提到了图片,可见教材中的插图对各种技能的获得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视觉学习与双重编码理论
心理学家佩维奥是双重编码理论的提出者,他认为长时记忆可分为两个系统,即表象系统和语义系统。表现系统和语义系统。表象系统以表象代码来储存信息,语义系统以语义来储存信息。人的视觉表象特别发达,他们可以分别由有关刺激所激活。佩维奥在试验中发现,如果给被试以很快的速度呈现一系列的图画和字词,那么被试回忆出来的图画的树木远多于字词的树木,这个试验说明,表象的记忆加工具有一定优势。也就是说,大脑对于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和记忆速度优于语义记忆。视觉学习理论和双重编码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对文字进行加工处理,也对插图进行加工处理,而且两者之间往往相互促进,增进信息理解的准确性和延长保持时间。这也就解释了配有插图的图书为什么容易被更多的人接受。
3.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这一理论认为,如果以“运演”(operation)作为标志,可以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前运演”和“运演”两大阶段,进一步还可以将前者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演”阶段,后者则可划分为“具体运演”和“形式运演”阶段,共四个阶段。这里的运演并非指形式逻辑中的运演,也不是指一般数学上的运演,而是指心理运演,即通过形象、表象或象征符号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操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掌握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用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认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扎实而大胆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及时深刻地进行反思,总结。逐步探索出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中有效、多元运用插图的策略。
3、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把相关问题按一定的原则排列,根据被调查对象设计好调查问卷,然后统计、分析收集的数据。按照对课本插图的认识、对学生阅读插图的指导、怎样使用插图三个方面设计题目。本次问卷调查对象张家湾中心小学的英语教师和四年级的学生。
4、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及时总结,以供学习、探讨。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6.4--2016.6)
1、学习理论知识,做好计划准备,确定研究内容,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调查、了解我校英语教师使用教材插图教学的现状,收集意见和建议
第二阶段: 实验阶段(2016—2017.4)
1、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按方案实施
2、对四年级学生的看图能力进行前测,
3、积累实践经验,整理实验素材,深入课题研究,解决在研究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建立以及开展有关活动。
第三阶段: 结题阶段(2017.5—2017.6)
1、对原四年级学生的看图能力进行后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整理有关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一步进行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2、对前面两阶段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工作总结、教师研究课例、案例、论文、作业布置等。
3、做好结题的相关工作,写出研究报告,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鉴定,推广实验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效运用插图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等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插图的功用如下
1、运用教材插图让新授单词变得更为形象、生动、易记;
2、利用教材插图创设语境,促使学生把英语和现实情境联系起来,创设情境,运用情境进行对话和语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插图进行故事教学,让故事教学有趣,易懂。
4、教材插图为听力练习提供图片资源。小学生作为英语启蒙阶段,课本上不少听力练习都配有插图,以起到提示内容的作用。没有图的帮助,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很难捕捉到有用的听力信息。
5、借助教材插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得学生会做类似“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等这样的习题;
6、运用插图激发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丰富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三)研究者的专业成长。
1.在学习理论中成长。
说到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总是与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息息相关。但说句实话,教育理论专著理论性强,往往让人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晦涩难懂。但是,课题的研究必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没有教育理论的支撑,就无法深入开展。在开展“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时,我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也通过报纸杂志、上网等方式搜集了许多优秀文章,认真拜读学习,系统地了解了课文插图的分类、功能等,一方面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和研究,不断完善利用插图展开教学的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课题研究的开展也推动我对这些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2.在教学反思中进步。
在长期看似简单、重复,其实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可这些就如流星一样在我们脑海里转瞬即逝,没有得到珍视,没有经过反思、总结,不能继续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别提什么专业成长了。而课题研究和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密切联系的,课题的提出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课题实施的过程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不断反思调整的教育教学行动。在整个课题的研究中,我开始留心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今天的课堂上有没有应用插图,是怎样指导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其中的缺点、不足以及优化策略等,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就这样,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效果持续地评价和反思,我对插图的类别、应用条件、应用方法、应用效果有了更系统的理解和感悟。
3.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我经常查阅资料、文献,提高了自己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为了解决课题研究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分析问题,寻找策略,提高了洞察力。在解决问题前,我拟定行动方案,并随着问题认识的深化,逐步调整行动方案,提高了自己调整能力;为了课题研究的成果得以总结和升华,我对平时的教学反复地分析思考,透过现象抓本质,得出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这些都提高我的反思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英语 课程标 准及解读》(实验 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
2.钱希洁 “小学英语有效教 学的坐标 系”,《中 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 4期
3.王 荣 “课 文教 学 中如 何 引导学 生观 看插 图”,《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 究)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