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了解多少外语教学法?
线条粗到了极限来看,外语教学法的历史只涉及三个占过统治地位的流派,就是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名字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和“交际法“。当前美国 流行的英语第二语言教学法是“交际法“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分支,叫作“内容交际法’。
既然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科学的过程,父母在带着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就难免会碰到不同的教学法以及对不同教学法好坏的评价。这些教学法出现的时候.还往往伴随着大量生僻的术语.让人觉得挺权威的,所以好些时候就算弄不大明白也不好明说出来,结果助长了更多半生不熟的术语满天飞.弄得那些教学法更神秘、更难懂了。
要系统地了解一遍各种成型的主要教学法,还不算那些多如牛毛、昙花一现.甚至由某个个人或公司来命名、在小范围内使用的方法,已经是相关专业研究生一学期的课程了.普通的学习者或父母们本没有太大的必要去过细关注。不过现在中国有一个实际情况,就是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成长承担了不少应该由学校或社会去做的教育工作,可毕竞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又没有机会像专业的外语从教人员那样,在大范围、多年头的教学实践中去积累比较全面的经验.所以大家投人了很多时间和心血学来的东西,往往局限在其他父毋们针对自己一个孩子的成长所作出的经验总结上,而这一类的总结几乎就跳不出经验主义的框框。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很多有局限的经验在一定的网络圈子里会慢慢变成众人的共识,成了“真理”,更容易让新来取经的人们陷人到局限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粗线条地了解一点外语教学法,就能给好学的父母们带来新高度和新视野,至少能让他们大致判断一个做法是否符合外语教育科学的大方向.能够意识到一些经常接触到的做法、流行的说法和一些反复碰到的困扰问题,比如像“要不要做汉语翻译”、“要不要纠正孩子英语的错误”、“是否应该听力先行”等,它们背后其实都有教学法原理和心理学机制存在,周围的直接经验其实都在这些科学原理的范围之类,没有必要盲目迷信或膜拜。
那么应该了解多少外语教学法呢?
线条粗到了极限来看,外语教学法的历史只涉及三个占过统治地位的流派,就是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名字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和“交际法”。这一节里对外语教学法的介绍不去过下迫求滴水不漏的严格分类和历史评判,各主要教学法的中英文名称和简单评介放在了书后的附录(《主要外语教学法一览表))里.有具体需要时可以参考查阅。
“语法翻译法”是人类第一个明确形成流派的外语教学法,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完全统治了西方世界的外语教学。这个方法把语言当作知识看待,把语法和单词孤立出来学习,用母语讲解和注音,主要的练习手段就是母语和外语之间的互相翻译。中国学校的英语教学至今都明显地留有这个方法的痕迹,究其根源应该是当初照搬苏联教育体系的结果。而孤立学习语言点、把语言当知识死记、搞英汉互译练习还是目前许多中国人在做的事情,只是躲在了一些先进、
时髦的外语教学法的招牌后面。
“听说法”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美国。随着‘’二战”的来临.因为军方大量需要外语人才而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由美国政府牵头组织了大范围坚实的理论研究,应用了当时 先进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科研成果,形成了非常详尽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出版了大量配套的教材、视听材料和教师及学生用书等教辅,到了五六十年代,完全占据了美国外语教学的统治地位。
“听说法”所依据的“当时 先进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科研成果,也正是我们中闰现在还在当作“共识”的一些东西。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这种方法详细描写语言的内容结构,把要学的外语和母语作详尽对比,并依据对比中出现的语言要点编写教材,希望通过这样严格的语言控制来减少或避免学生出现错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方法主张语言是一种行为习惯,不能作为知识来学习,而要通过反复的外部刺激来达到熟练。在中国,巴甫洛夫的那个给狗喂食,狗形成条件反射流口水的实验.还是被人们认为是学习外语的心理学基础。许多教学包括我们许多爸妈的操作,就是在按照条件反射理论,鼓励学习者做出的正确反应,立即惩罚错误反应,希望 终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学语言要反复操练.甚至于背诵:是好多中国人现在还在笃信和执行的做法。
“听说法”在英国有一个近亲流派叫作“情景教学法”,它和“听说法”唯一的不同,就是把要学的外语放在交际情景里,而不是放在对话中来展现。以它的代表教材《新概念英语)为例,对语言内容—包括词汇和句型等在数量、使用频率、出现的顺序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学习方法上也是主张反复操练 终变成习惯。这也正是(新概念英语》在中国多年来经久不衰,甚至于有些卖书的介绍就直接把它当作背诵的典范教材来宣传的根本原因。“情景法”基本上就是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主流方法了。
需要明确提醒的一点是,这些在我们好多人意识里觉得天经地义的做法,包括针对语言结构反复操练、纠正错误、 终形成习惯的做法.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退出了外语教学法的核心舞台。在美国,“听说法”已经成了第二语言教学领域里的忌讳,提到它都是作为反面教材出现的。并不是说又诞生了一个多了不起的方法取代了它.而是当初使得它无比强大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被摧毁了。
划时代的观点来自人类人文科学的第一人、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晚期提出:语言是规则控制下人类大脑的创造性行为.既不是盈加出来的知识,也不是熟能生巧的习惯。我们要特别注意“创造性行为”这个表达,它在低幼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从我们自己孩子的母语成长过程会很容易观察到,孩子的语言显然不是通过学习和操练巩固下来的“知识”或“习惯”,儿童会说出他们从没听过的句子,其语法能力远远超过来自环境的输人和学习。父母对于孩子语言错误的纠正都在语义和概念的层面,儿乎不会去计较孩子语法的对错,显然孩子也不会因为对于错误的频繁纠正而养成正确“习惯”。
这样,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外语教学法就扬弃了针对具体语言点重复操练的做法,一转人了学习者中心论的时代。外语教学法从此进人了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一下子出现了很多方法.完全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程度。不过这些新出现的方法大致都可以纳人“人本主义教学法”的大旗之下,它的主线就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交际法”流派。
“交际法”把交际当成外语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当成 终目标,绝对强调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交际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明确表示学习再多的语言内容.如果不在实际交际中使用,等于没用。“交际法”在教材的编写原则上不再按照语言结构的基础.而是依据交际情景和功能来组织编写。它在教学方法上完全否定了过去的重复操练或死记硬背的做法,一些以实际交际为目标的操作,包括角色扮演、游戏、采访、调查、分组分队信息交流等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
“交际法”逐渐成为了全球外语教学法的主流,不过它再也没能像以前那两个主要教学法那样一统天下了。老有人问我,当前美国 流行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是什么,答案可以说就是“交际法”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分支,叫作“内容交际法”。当初随着“交际法”的发展派生出了一种“任务教学法”,把交际的内容具体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任务,比如购物、看医生等,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交际过程中 高效率地学会外语。在美国学校里,进一步把“任务”演化为了学习学校各I7功课的实际内容,这就形成了“内容交际法”。目前外语教学法的主线大致发展到“内容交际法”这里,我在校时UCLA面对国际学生所使用的,以及现在观察到儿子小学里针对新来的英语非母语的学生所使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具体做法就是用调整过英语难度的各科教材,帮助学生直接去对付各门课程,在实际学习中使川英语,同时也学会英语,而不再像我们国人一般所理解的那样,始终把英语当作个包袱背在身上,似乎英语“不过关”,就永远不能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一样。
“交际法”很早传到中国,它的欧洲分支“情景交际法”在中国目前还仍然是一个很时髦的术语,其代表作(跟我学》当初是为了推进欧洲一体化编写给德国人用的,问世大约就在中国的央视走红了。可是“交际法”进来得虽然早,但它并不是很适合中国的学习土壤,它不要求死记硬背,课堂操作反而不像以前要求学生反复操练时那么好控制了。学生的能动性也降低了.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所以“交际法”在中国翻来覆去,就只会停留在有口无心的“自我介绍”之类的初级阶段,始终没有太高效率, 终的学习效果恐怕还真不比机械操练来得好呢。
有两个在中国当下的少儿英语中曝光率比较高的教学法值得简单一提。一个是我们在前一节里已经详细说到的“完全肢体反应法”,这个方法同样在人本主义大旗下,同样立足于学习者中心论,跟“交际法”的不同就是不一定硬去要求学习者开口交流,认为能够在沉默中充分理解语言也是有益的,所以归在了“理解法”这个名词下。当然,这个方法在中国还有一个突出“优点”—宣传效果好,因为学生都在参与和动作,作为招生宣传或是领导检查时的示范课特别有效!另一个目前在国内民间流行的,所谓美国“ 好”的少儿英语学习方法是“汕onics(英语拼读法)。我们把各种外语教学法一路介绍了下来,它的位置应该在哪里呢?这里出现了一个不小的情况,就是phonics是针对英语母语孩子阅读学习的教学方法,根本就不属于外语教学法,所以我们在外语教学法的时间线里找不到它。
外语教学法发展到今天的共识,是各个教学法之间是交叉和结合的,不是孤立的、互相排斤的关系。对于普通父母甚至于专业的教学人员来说,没有必要过于计较某一个方法应该怎样具体操作,而是应该因人制宜地综合使用各种方法。综合各种方法和手段.追求外语习得的 高效率,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终极境界。